首页 > 时尚 > 时装 > 2025丝路云裳·民族赛装文化节精彩启幕

2025丝路云裳·民族赛装文化节精彩启幕

2025-09-09 08:30 来源:时尚网 水晶

9月8日,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2025丝路云裳·七彩云南民族赛装文化节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,同步启幕2025丝路云裳·七彩云南民族赛装文化节北京推介活动。

1.jpg

2025丝路云裳·七彩云南民族赛装文化节活动由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、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、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、云南省商务厅、中共楚雄州委、楚雄州人民政府共同主办;中共楚雄州委宣传部、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等承办;云南省各州市委宣传部协办。以“丝路云裳 美美与共 世界共享”为主题,突出国际化、专业化、品牌化,以服饰为媒、以文化为桥,推进非遗与时尚深度融合,打造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化IP。

聚焦非遗时尚,31项活动激活产业新动能

 活动于今年8月至10月举行,地域跨越北京、上海、广东、福建及云南,共获得11个国家部委和全国性协会的支持。9月7日晚,“兰之云裳”中外非遗服饰秀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在北京798·751园区举行,楚雄州联合中国外文局携文莱、新加坡、印度尼西亚、马来西亚、缅甸、菲律宾、泰国、越南8国外交官,第二届兰花奖“友好使者奖”获得者及国际友人,为楚雄彝绣“代言”,共同呈现一场彝绣非遗服装服饰大赏,近500位中外嘉宾共聚一堂,共赏非遗服装服饰展演。9月8日,中国国际时装周・楚雄时装周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楚雄彝绣创新专场发布举行,来自永仁直苴的手工刺绣艺人携指尖技艺登上T台,与模特同台演绎融合彝族服饰元素的设计作品,让千年非遗与现代时尚完成了一场惊艳的“双向奔赴”;“彝韵·无界”——北京外国语大学“彝SHOW世界” 大创团队助力楚雄彝绣国际传播活动精彩呈现,身着绚丽彝绣非遗服饰的外国友人,在园区走秀展示,引得中外游客纷纷驻足,为千年彝绣对外文化交流搭建起了一座通往世界的桥梁。9月6日至21日,依托2025“全球南方”媒体智库高端论坛、2025“一带一路”媒体合作论坛等国际平台,集中展演顶级彝绣非遗服装服饰。10月举行的第三届楚雄时装周,将邀请南亚、东南亚多国代表团参与,推出42场民族服饰大秀,与国际品牌同台共创。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与楚雄州联合举办的“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——‘楚雄彝绣杯’非遗服装服饰创意设计大赛”,已于8月底面向全球启动征稿,参赛者可结合恐龙、绿孔雀、亚洲象等云南特色IP创作,获奖作品不仅有机会登上第三届楚雄时装周进行实物展演,还将获得新华社、人民网、时尚芭莎等头部媒体的全球传播机会,实现“设计变现、非遗创收”。期间将组织云南省文化产业招商推介会,搭建非遗工坊、民族品牌与市场的对接桥梁。开设新成昆铁路“楚雄彝绣号”专列,有效扩大楚雄彝绣在成都、眉山、昆明、西双版纳等城市的知名度,拓展品牌传播和产品销售渠道,实现文化价值与市场效益的双重提升。举办“美美与共 世界共享——第三届楚雄时装周 ”,开展国内外服装服饰专场秀49场、非遗雅集、非遗服饰沉浸式巡演等活动,让市民和游客能够近距离感受、体验赛装文化,深度体验云南多彩的非遗魅力。

2.jpg

千年彝绣蝶变,促乡村振兴搭文化桥梁

楚雄彝绣,这一有着1800多年历史的“指尖艺术”,被誉为“穿在身上的史诗、绣在布上的神话”。近年来,在云南省委宣传部指导支持下,楚雄州委、州政府大抓彝绣文化产业,在楚雄州委宣传部统筹推动下,楚雄州深入挖掘彝绣的文化价值、经济价值、民生价值,坚持以“双创”理念引领彝绣产业变革,成功推动彝绣实现“绣品变商品、绣片变名片、秀场变市场”的三大转变。成立由宣传部门牵头抓总的彝绣产业专班,出台37条支持政策及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,构建起“政策引领—平台赋能—金融支撑—数字驱动”的全产业链生态。制定实施全国首个《楚雄彝绣手工刺绣生产技术》团体标准,并通过国家标准信息平台发布。推动“楚雄彝绣”集体商标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注册,成为全国首个非遗服装服饰类区域公用品牌。联合新华社启动运行全国首个“新华・楚雄彝绣产业发展指数”“新华・楚雄时装周指数”,成立彝绣现代产业学院,在全国首创推出“彝绣贷”“彝绣保”“彝绣邮”“彝绣标”等11项举措。云南省金融机构累计为彝绣经营主体提供优惠贷款4.29亿元,降低物流成本近40%,提供绣娘意外风险保险1.2亿元。建成全国首个彝绣数字文化产业园・彝绣产品交易中心,成功创建2个省级文化产业园区、2个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,形成了“区域有园区、县县有企业、乡乡有车间、村村有绣坊”的产业发展格局。

3.jpg

今年上半年,楚雄彝绣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.75亿元、同比增长10.9%,总产值突破7亿元。全州彝绣经营主体激增至2233户,带动6万名绣娘实现“背着娃、绣着花、养好家”的美好愿景,其中2000余名残疾绣娘通过刺绣实现稳定增收。“楚雄彝绣”已成为助力乡村振兴、促进民族团结、展现云南文化自信的温暖产业和幸福产业,为云南省文化事业繁荣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。

走向世界舞台,云南文化传递时代强音

1350余年历史的永仁直苴彝族赛装节,被誉为“世界最早的乡村T台秀”,至今仍延续“以田间为舞台、以山歌为伴奏”的原生展演形态。楚雄州融汇赛装文化、现代设计与彝绣技艺,打造独具魅力的“楚雄时装周”品牌,逐步构建起立足云南、辐射全国、对话世界的非遗时尚发布体系。楚雄彝绣成为全国唯一连续亮相北京、上海、纽约、米兰、巴黎时装周以及中国—南亚博览会等国际顶级舞台的非遗服装服饰品牌,不断彰显云南文化的国际影响力。

4.jpg

楚雄时装周作为楚雄彝绣延伸发展的非遗品牌,2023年,首届楚雄时装周成功举办,吸引来自7个国家、国内6个省区及云南16个州市的24支代表队参与,共呈现1100余套服装服饰、举办39场专场发布,迅速确立其在中国非遗时尚领域的重要地位。2024年,第二届楚雄时装周实现跨越升级,不仅在北京中轴线举办“非遗彝绣秀北京”大型展演,更首度登陆巴黎时装周举办非遗专题展览,实现楚雄、昆明、北京、巴黎四城联动。活动获得美联社、法新社等160余个国家主流媒体的广泛报道,两届时装周全球传播量突破34.7亿次,国际能见度与品牌影响力大幅提升。同年,楚雄彝绣代表云南参加2024全国劳务协作暨劳务品牌发展大会,以文化产业促进就业的模式在全国人社系统获得推广。2025年,楚雄彝绣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“非遗与时尚设计”全球示范案例,推动“非遗融入当代时尚设计合作伙伴会议”首次落地东亚地区。5月,楚雄彝绣作为云南唯一文化品牌亮相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;6月,楚雄时装周升级版—“丝路云裳·南博时装周”重磅亮相第九届中国—南亚博览会,来自南亚东南亚8个国家及省内外多个代表团举办了35场服饰走秀,成为目前全国最大的非遗服装服饰走秀展演。楚雄时装周通过推动“非遗+时尚+贸易”全链条出海,不仅促成多项跨国界、跨领域合作,也为“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”国际品牌注入全新内涵,持续拓展云南文化在世界舞台的深度与广度。

5.jpg

下一步,楚雄州将持续发挥楚雄彝绣和楚雄时装周的品牌引领作用,进一步推动云南民族非遗服装服饰从“区域特色”向“世界语言”升级。重点深化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务实合作,加快共建非遗服饰创新联盟,拓展“非遗+时尚+贸易”出海路径。同时,强化政策支持和资源整合,推动彝绣产业标准化、数字化、国际化发展,助力云南打造文化强省,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。(楚雄州宣传部)

关于我们|版权声明|联系方式|撤稿声明